HOME  > 技术支持 > 成型技术

阐明注塑成型时气体产生原理的新评价方法 (第1部分)


阐明注塑成型时气体产生原理的新评价方法
~第1部分:在热分解气体所产生的模垢方面的应用~



1. 导言

制造业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,为了适应“汽车电动化、自动化”和“小型化、轻量化”等时代的要求,对高质量、高精度树脂成型产品的需求必然随之高涨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,也要求树脂材料具有更高的性能。业界通过混合各种各样的添加剂为材料附加新功能,以期实现高性能。但是,由于成型条件苛刻(高温、高速)和添加剂的劣化而产生大量分解气体,从而对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
特别是在注塑成型领域,由于热分解气体产生的模垢(MD)、以及发生气体烧焦或填充不足的问题会造成产品的尺寸、外观等质量问题,成为不良率增加的主要原因。因此,目前有许多制造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。

例如,为了避免引发不良,保持成型品的高质量水平,就要如图 1所示频繁地调整排气口。结果,随之而来的维护成本导致制造成本上升,从而造成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,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。


图1 : 不良循环与制造成本增加的例子

塑料在受到类似注塑成型那样的高温作用时,必定会分解出气体。然而,以前尚不清楚该热分解气体的产生原理。由于这是在黑箱化的模具之内发生的现象,原理并不清楚,因此也难以针对该问题制定合适的对策。

为此,本公司针对成型时产生的气体,致力于开发捕集和评价的独有方法,并已取得成功。我们将其命名为“注塑成型时产生气体的评价法(Gas Investigation Method in Injection Molding,以下简称GIMIM)”,通过使用此方法,可以阐明注塑成型时热分解气体的产生原理。本文将说明通过该GIMIM方法探明的成型时产生气体的原理和模垢的概况。



2. 开发背景
2.1 模垢的产生

注塑成型时,附着在模具表面、缝隙和分模线等之上的堆积物被统称为模垢(MD)。产生MD的原因有很多,表1展示了其主要原因。


表1 : 产生MD的主要原因示例

粒料的热分解 从粒料中渗出 除粒料以外的主要原因

单体

低聚物

弹性体

添加剂

着色剂

稳定剂

脱模剂

润滑剂

稳定剂

脱模剂

润滑剂

模具表面的处理药剂

加工油

切削油

防锈剂

成型品的剥离

清洗不充分导致料筒内有残留物



不仅仅是成型树脂的热分解,渗出、剥离也会产生MD,而除了成型树脂以外,其他预想不到的原因也会导致产生MD。

图2为MD产生原理的示意图。①为因成型品剥离而产生的MD,在此不展开详细说明。本文将对因②物理吸附以及③化学吸附而产生的MD进行说明。



图2 : MD产生的原理

(1) 物理吸附

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带正电的金属表面。可以说这是MD附着在模具上的最基本原理。


(2) 化学吸附

共享表层原子间电子的共价键和氢键的情况,就属于此种类型。容易在(1)物理吸附层上形成。


2.2 现有评价方法与课题

旨在调查注塑成型时热分解气体等导致产生模垢(MD)原因的分析方法有很多。大致可分为两类。一类是分析粒料加热后产生的分解气体的含量和成分的方法(此处称为“粒料基础法”);另一类是进行实际成型后,分析附着在模具上的MD的方法(称为“模具基础法”)。

在粒料基础法中,将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输送到分析设备后,分析其成分和含量。通常是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(以下简称GC-MS)等,而如果使用FID(火焰离子化检测仪)等则可进行高精度的分析。然而,虽然是高精度的分析,但没有反映成型机的热力过程,而且由于是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分析,因此观察到的现象与实际的成型工序相差甚远。

与此相对,模具基础法中使用的是所附着的MD,该方法更接近成型工序。因此,该方法被广泛运用,其中一个例子是“MD重量法:反复进行成型,通过实际附着在模具上的MD重量和外观来观察分解物的方法”。然而,即使是模具基础法,由于对包括成型机和模具结构在内的环境依赖性相当大,与实际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也并不少见。

本公司从以前开始就使用上述分析设备和模具基础法对气体、MD问题进行材料性能分析,并根据我们积累的树脂材料知识和成型技术,针对模具维护保养周期和气体问题等广泛提出了对策方案。但是,有时也会遇到难以解释的情况。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,正在于成型时产生气体的相关原理仍未被充分阐明。

另外,由于各种假设泛滥,而且气体问题的再现性低,这些情况也成为了深究成型时气体产生原理的阻碍。

 

在此背景下,本公司开发了一种创新方法用于评价成型过程中产生的热分解气体,将过去难以解决的材料、成型机、模具与气体和MD问题相关联,成功阐明了其原理并提出了新的对策方案。



3. 技术概要

注塑成型时产生气体的评价法(简称:GIMIM)使用在“2开发背景”中描述的分析设备,是模具基础法的复合型评价方法。我们采用模具基础法捕集气体,使用GC-MS设备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,确定产生的是何种气体,从根本上改善气体产生源头,该方法是本公司独创的划时代方法。其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。


图3 : 注塑成型时产生气体的评价法体系的整体结构

体系结构简单,分为“塑化―计量―射出”3个阶段,为了能够捕集到各个过程中产生的气体,我们在各单元中设置了气体捕集器。

然后,根据目的进行约1~10次射胶的实际成型,使用GC-MS分析捕集到的气体。如果仅使用热分解GC-MS(Py-GC/MS)分析成型品和树脂粒料,这样并不会产生与成型具有相同热历史的气体,测量氛围也会因为惰性气体而与成型时的环境大不相同。与此相对,GIMIM是直接捕集成型时的气体进行分析,因此能够反映成型时的情况。这样的差异很可能造成与实际现象之间产生差距。两者间的对比如表 2所示。使用GIMIM可以测量导致产生MD的高分子量成分。

GIMIM进一步将模具基础法具有的接近实际现象的再现性升级进化,与高精度分析设备相结合,择取两者优点,是一种接近实际现象的高精度分析方法。


表2 : GIMIM与GC-MS的比较

 

GIMIM

Py-GC/MS

氛围 Air(空气) He(氦气)
热历史 剪切热、摩擦热、加热器热等复杂、复合的温度廓线 采用热分解GC的初级简单温度廓线
结果值 主要为高分子量的成分 主要为低分子量的成分
评价结果的说明

低分子量成分(低沸点成分):在成型时的模具温度(℃)下容易以气体状排出的成分。根据GC-MS上的保留时间(R.T.),在短时间内被检测出。是一种不容易变成模垢的成分。

高分子量成分(高沸点成分):在成型时的模具温度(℃)下容易以液状、固体状附着在模具上的成分。根据GC-MS上的保留时间(R.T.),在长时间内被检测出。是一种容易变成模垢的成分。


4. 成型时产生气体的原理

在图3中,用③捕集塑化计量时在料斗下方产生的气体,用②捕集在计量部位产生的气体,用①捕集射出时在模具内产生的气体,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。


图4 : 从投入粒料到射出的各过程测量结果

在③塑化时(料斗下方)和①射出时(模具内)检测到多个峰值。在②计量时(计量部位)几乎检测不到峰值。树脂受到的摩擦发热量大,暴露在大气中进行塑化及射出时会产生大量气体。但在计量时,树脂与氧气的接触被控制在最低限度,可以认为,在数次射胶中不会发生足以被检测到的气体。综合考虑上述情况,可以说塑化时产生的气体是从料斗侧排出,流入模具的气体就是射出时产生的气体。

其次是射出时的热历史。使用热成像仪观察从喷嘴排出的树脂,从而能够确认到由射出速度引起温度上升的情况(图5)。图的左侧为流涎时,右侧为射出时,可以看到射出时的树脂温度变高。将这样得出的各种成型条件下的树脂温度汇总而成的结果如表3所示。有的条件,与流涎时相比,会引起100℃以上的温度上升。


图5 : 使用热成像仪测量射出的树脂温度

表3 : 射出速度和树脂温度测量

品级

机筒温度

[℃]

射出速度

[mm/s]

测量温度[℃]

Drooling

(流涎)时

射出时

∆T

GF30% PPS

300

30

280

321

41

100

363

83

340

30

305

345

40

100

382

77

200

423

118

※使用FLIR制造的T640 (分辨率:640×480)


从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得知,导致形成MD的高分子量成分气体,并非在塑化部位和计量部位产生,而是由于射出时的喷嘴到前端部分的树脂温度急剧上升而产生。



5. 结语

以上针对注塑成型时产生的热分解气体,介绍了新的测量和分析方法“GIMIM”。此方法直接分析填充时模具内产生的气体,因此我们认为得出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。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研讨,希望有助于提出防止因气体产生MD的对策。

下一次我们将介绍热分解气体导致的填充不足、气体烧焦不良和MD等问题的对策。




【相关信息】

 • DURAFIDE® PPS的成型技术



 物性目录:

 PPS的各个品级如下

 ▼物性一览表

 联系方法:

 ▼各营业部
 ▼本网站的咨询页



2021/07/13